为何说古树普洱茶是“孤独”的?

  •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为何说古树普洱茶是“孤独”的?

每一款茶都有其独特的滋味。茶不同,风味亦不同。茶如人,有人处于闹市之中,有人安于僻静之处。

喜繁华之人,犹如西湖龙井茶,追之者众,绽放于各地爱茶之士的杯中;爱幽静之人,犹如古树普洱茶,懂之者寡,盛开于少数痴茶之人的心尖。

以茶喻人,再合适不过。古树普洱茶,若用形容人的词语定义它,最贴切的莫过于——孤独。

孤独之“境”

古茶树生长的环境,为它定下了“孤独”的基调。

古茶树都生长在海拔高处,这些地方湿度高,周边植被丰富,终日云雾环绕,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拔高的地方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有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茶树消耗少,使得营养物质得以积累。

古茶树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漫长生长,树根深深扎根于土地里,高山地区的土层厚,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为茶树提供了足够的养分。经过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古茶树具备了抵抗虫害的能力,无农残、无污染,是自然、生态的代名词。

环境,无疑为茶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然而,由于高山上地势险峻、气候湿热,这些地方生态原始,常年人迹罕至。因此,古茶树从扎根之日起,就定下了“孤独”的基调,深扎于土壤、兀自生长,无车马之喧、无人声嘈杂。

孤独,代表着沉淀与厚重。

孤独之“量”

古树普洱茶的珍贵之处在于“古”字,只有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称为古茶树。

虽然我国每年生产的干茶总量大,但是古树普洱茶的产量并不算高。以2016年为例,全国干茶总产量约为244.54万吨,普洱茶的产量约15-18万吨,其中,古树普洱茶的产量占比仅为5%。

古树普洱茶对树龄有着一定的要求,这意味着古树茶的产量不能通过人工栽植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升。在庞大的茶叶总产量里,古树普洱茶的产量是非常有限的。据计算,整个云南省的古树茶仅够每个中国人品用0.1克。

孤独,代表着稀少与珍贵。

孤独之“纯”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各个茶山的海拔、日照、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都各有不同,不同山头的茶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味和个性,因此也有“红酒论酒庄,普洱论山头”的说法。

在制作纯料古树普洱茶时,往往以山头、树龄作为采摘标准,把同一个山头、树龄相近的茶树上的鲜叶制成一个批次,这样可以让茶叶的味道更加纯粹。

随着对高品质的个性化追求,古树茶在讲究纯料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单株的概念。单株讲究“一树一品”,只有树龄够老的古茶树才够资格制作成单株茶。

无论是按山头、树龄,还是按单株,每一款纯料古树普洱茶的原料品质更加接近,甚至单一。

孤独,代表着纯粹与个性。

好茶,离不开对品质的要求。古树普洱茶亦是如此,它对制茶各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从采摘、萎凋、揉捻,到晒青、压制、储存等工艺都极为考究。任何环节稍有疏忽,好茶也就无从谈起。

茶虽好,亦需懂茶之人品之。伯牙遇子期,其弹奏的乐曲才被听懂,此所谓知音难寻。

茶亦如此,好茶虽有,但如果没有懂茶之人,也只能孤芳自赏。古树普洱茶,若遇知己,那么孤独不复存在,茶与茶客之间的共鸣悄然而生。

如果说每一款好茶,都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那么古树普洱茶则是大自然对云南的偏爱。它穿过了漫长的时间,经过了数世纪的洗礼,最终款款走来,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岁月里的故事。我们品茶,也品味着茶背后的故事,我们以茶为师,尝出了人间哲理,茶叶在杯中翻转,犹如人生起伏跌宕之路,茶味甘甜相依,好比人生百味交织。(来源:正德茶文化,图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