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近来有茶友问我:“普洱茶要怎样泡才会好喝?普洱茶的冲泡有什么讲究吗?”其实,普洱茶的冲泡是一门大学问,单是普洱茶的注水,里面都有很多细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普洱茶冲泡中的注水。
普洱茶的注水都有哪些细节要注意呢?首先,注水需要注意五点:注水的快慢,水线的走势,水线的高低,水线的粗细和出汤的快慢。
注水的手法分为四种,冲、吊、定点和走线。注水点有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和正中定点注水等。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复杂,但是你接着往下看,就能掌握注水的小诀窍啦!
注水注意事项
注水的快慢
注水的快慢影响的是水温。注水快,水流急,水柱大,接触空气时间短,水温高。水流湍急而下,猛烈撞击茶叶,加大沸水与茶叶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度。茶叶在高温的刺激下,香气高扬,茶质迅速析出。缺点就是茶汤的厚重程度会下降,口感没有那么浓厚。
如果注水慢,水温相对低一点,茶叶就会保持稳定和缓的状态。随着沸水的慢慢注入,茶内融合物溶出,茶水的厚度和软度都会上升,茶汤层次感丰富。唯一遗憾的是香气没有那么高扬。
水线的高低
水线的高低可以用作冲泡时的微调。拉高水线,沸水与茶叶相互碰撞,会出现高香。放低水线,水流平缓,则汤感柔软。
水线的粗细
水线的粗细关系到水的流速,与水线的高低一样,都是作为冲泡的微调手段。它一般与注水的速度和时间相关,控制着茶汤的品质。
出汤的快慢
出汤的快慢影响的是茶汤的溶合度。如果茶的水浸出物容易析出,想要溶合度高,香气高扬,出汤就要快。想要溶合度富有层次,汤感柔软,就可以出汤慢一点。茶质析出不多,溶合程度差的茶水,缓慢出汤有助于提高溶合度。
水线的走势
水线的走势,控制的是水流的动静比例,还有与茶底接触的均匀程度。方式有螺旋式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
注水方式
螺旋式注水
螺旋式注水:顾名思义,就是水线成螺旋状,在茶面上螺旋式画圈。可以从盖碗边缘开始画起,向茶面中心移动,也可以反着画。这样注水的好处就是,盖碗边缘的茶叶和茶面第一时间接触到沸水,增加茶的溶合度。
环圈注水
环圈注水:水线沿着杯盖画一个圆,让边缘部分的茶叶先接受沸水的洗礼。中间茶叶靠水势的上升浸泡,导致茶的溶合度没有那么高。注水的粗细靠旋水速度控制,细水快旋,粗水慢旋,极其考验技巧。
单边定点注水
单边定点注水:只在盖碗的一边注水,注水点固定在一个地方,沸水漫过茶叶,茶质缓缓析出。由于刚开始只有一边的茶叶能接触到水,茶的溶合度较差。
提高茶的溶合度,可以将注水点固定在盖碗壁上,沸水从盖碗与茶底的分界点开始注入,快速出汤。这是普洱茶最常用的注水方式。
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注水:是茶溶合度最差的注水方式。水线细腻,从盖碗中心的茶叶开始,缓慢注入沸水。水向四周的茶叶蔓延过去,茶质与水缓缓溶合,茶汤的层次感最明显。
注水手法
单单有了注水方式还不行,还需要注水手法的配合。“冲”的手法分为高冲和低冲,“吊”分为高吊、低吊和定点吊水。
冲
高冲:水线粗,注水快,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温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水与叶底的撞击力度最强。
低冲:水线短、粗,水流温度较高,水与茶叶的摩擦较小。
吊
高吊:水线长且细,与空气接触时间最长,水温最低。
低吊;水线短又细,水温较高,叶底与水的激荡最小。
选择注水方式
知悉了注水方式和手法后,不同的普洱茶应该选择怎样的注水方式呢?茶内物质丰富的茶,需要采用单边定点注水的方式,防止沸水猛烈击打茶叶,缓慢出汤。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茶汤厚度上升,汤感浓稠,也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茶汤苦涩。
生茶注水
比如说普洱生茶。它胜在滋味鲜爽,香气高扬,适宜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快速出汤。水温尽可能的高,快速注满盖碗,利用水流与茶叶的激荡,激发香气。
熟茶注水
普洱熟茶则胜在口感醇厚顺滑,回味悠长,适宜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方式,让茶内物质尽可能析出。较低的水温,延长注水时间,让茶叶保持相对平缓的状态,有助于增强茶汤的厚度,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香靠冲,汤靠吊,一款好茶,是茶叶与水的完美交融。正如人择衣服,茶的冲泡也需要搭配对应的注水方式。学会这些冲泡方法,会给你的普洱茶加分!(来源:普洱阿清,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