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将晒青绿茶作为普洱茶的核心原料,几乎没有争议。
以干燥方式来看,绿茶分三种:炒青、烘青和晒青,只有晒青原料才具有后发酵的空间。
日光干燥,是最传统的食物加工方式。相对于烘青和炒青,晒青茶干燥时间长,干燥温度偏低,因此,微生物有了适宜的生存空间,酶的活性也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普洱茶主要是通过纯氧化、微生物、酶催化、湿热四种作用机制实现后发酵。而酶作为一种具有特异性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参与了一切有机物质的形成和代谢。
茶叶自身的内源酶与微生物分泌的外源酶提供了有效的生化动力,使普洱茶的理化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普洱茶的品质。
每一种酶都有它特定的最适温度。茶叶中酶类物质,在温度达到60~70℃时,大部分会被破坏;在温度接近100℃时,催化作用会完全丧失。(作者:一本正经说普洱,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