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然而这一种“古董”的喝法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我们都清楚不同的茶友有对应的喝法,普洱茶的泡法不止一种,今天我们就详细介绍下普洱茶的7种冲泡方法。
一、盖碗冲泡
【必备器皿】茶海、盖碗、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普洱茶。适用面较广,试茶、品茶都可以采用盖碗冲泡。
【适用场合】各种场合。茶店,茶艺馆,茶艺表演,私人茶室,居家,办公无所不适。
【操作流程】
1、温杯用开水把准备好的干净的器皿再冲淋一次,一方面为了卫生,同时也是给盖碗、公杯、品杯加温。
2、投茶把要冲泡的普洱茶投入盖碗中。投茶量或者说茶与水的比例关系对整泡茶的影响很大,100cc左右的盖碗我们推荐投茶5克左右为宜。一定记住“观音怕淡、普洱怕浓”。特别提醒有乌龙功夫茶习惯的普洱初学者,一定不要以乌龙的投茶量来泡普洱,会过于浓,因为普洱茶产区的海拔更高,内含物更丰富。
3、润茶注入开水到投入茶叶的盖碗中,洗茶一到两次,让茶叶充分的苏醒、伸展开来。不建议饮用润茶的茶汤,温一下杯倒掉或者直接倒掉。请注意注水的速度和角度。注水的速度会影响到水的温度,注水快则温度高,注水慢、水流细则水温相对要低一些,要针对所泡茶叶特性的不同来做出适当调整。注水的角度会影响到水对茶叶的冲击和茶叶的翻滚,豪较多的茶和熟茶不能过于冲击和翻滚,否则茶汤会浑浊不透亮。
4、泡茶泡茶时要注意出汤的时机,出汤过快则茶汤寡薄,出汤过慢则会太浓。
5、分杯把通过滤网冲泡好的茶汤分杯到品杯当中供大家分享,注意品杯不要倒太满,“酒满茶半”,最多不要超过七分。这是中国茶道的一个礼节,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6、品茶三口为品,意思就是要小口慢慢喝。烫的话薄薄的吸品杯最表面的一层茶汤,一杯普洱茶中表面的一层温度最低。
二、小壶冲泡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茶品都可以用小壶冲泡,但较新的生茶一般不采用此法,其它的茶都可以用小壶冲泡。
【适用场合】各种场合。
【操作流程】同盖碗冲泡一致。
三、小壶闷泡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大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细嫩芽茶,比如熟茶里的金芽、茶皇、宫廷散茶,或者是生茶里的全芽茶。
【适用场合】茶店、茶艺馆、居家。
【操作流程】参看盖碗冲泡法。但泡的时间比盖碗冲泡要长,一般每次闷1分钟以上。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小壶闷泡一般要把多次泡出的茶汤集中到一个公杯中,然后在分杯品饮。
四、大壶闷泡
【必备器皿】茶海、大壶、大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粗老熟茶、老生茶、老熟茶。
【适用场合】品茶的场合都比较适宜;不适合茶店试茶、茶艺表演等场合。
【操作流程】选用350cc以上的大壶,投茶5到7克,然后同盖碗冲泡。
【注意事项】不要因为壶大就多投茶,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可根据小壶冲泡的比例来投茶。闷的时间的把握。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茶性,用时间来控制茶汤浓度,另外还要兼顾场合的需要,品茶的人多,就可以略微多投一点茶,出汤快一点,不让大家久等,人少则反之。
五、陶壶煮茶
【必备器皿】陶壶(内附虑斗)、大公杯、品杯、滤网、电陶炉或煤气灶等可以给陶壶加热的设备。
【适宜茶品】级别较粗老的熟茶或老茶。
【适用场合】居家、茶店、茶艺馆。
【操作流程】陶壶煮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流程:先泡后煮;热水煮;冷水煮。投茶量依次递减,600cc的壶投茶5到7克即可。
【注意事项】煮茶可以使茶内的可溶性物质充分溶解到茶汤中,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加水不要太满,沸腾后会有大量的泡沫溢出;二是要注意防止烫伤,陶壶壶身的温度不比盖碗,真的会把人烫伤,操作过程中要多加小心。
六、飘逸杯冲泡
【必备器皿】飘逸杯、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普洱茶,生熟咸宜,但不推荐老茶等高档普洱茶用此法冲泡
【适用场合】居家、办公室
【操作流程】把茶叶投入虑斗中,润茶后同盖碗的操作。飘逸杯的杯体在一个人用时也可直接做品杯。
【注意事项】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饮水机代替随手泡。
七、盖碗洗+小壶泡+铁壶煮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盖碗、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铁壶、大公杯、电磁炉或煤气灶等可以给铁壶加热的设备
【适宜茶品】极品老茶
【适用场合】茶叶店、个人茶室、茶艺馆等冲泡设施齐全、对冲泡、品饮有较高追求的场所
【操作流程】用盖碗润茶,然后把润好的茶转投到小壶中,用小壶沏泡品饮,待茶泡淡后投叶底到陶壶中,在煮一两次。
【注意事项】这是一套最隆重的泡茶方法,只推荐在冲泡极品老茶时使用。
以上就是普洱茶的7种冲泡方法的全部介绍,希望这样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冲泡普洱茶最好使用紫砂壶,但是不同的茶具冲泡出来的风味不同,在没有紫砂壶的情况,不妨试试其他泡法,感受不一样的滋味。
冲泡普洱茶的注意事项:
一款茶好不好,除了茶叶本身的原因外,还要讲究冲泡的方式与技巧。要知道同一款茶由不同人冲泡,甚至可能会让人觉得是两款不同的茶。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冲泡都差不多,过一分则苦涩,少一分则单薄。这就让很多热爱普洱的茶友感到困扰,为什么好像每次冲泡出来的感觉都不太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哪几种方法最容易毁掉心爱的普洱。
一、悬壶高冲
日常冲泡普洱时,有不少茶友习惯于用高冲的手法冲泡,任由湍急的水流冲进盖碗,还有人干脆用起了沿着杯壁转圈的螺旋式注水法。虽然在乌龙茶等茶类的冲泡中,这些手法能够令香气更为高扬,但并不适合普洱茶的冲泡。
选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过于湍急的水流容易导致茶多酚与咖啡碱等内容物质过度析出,泡出来的茶汤可能会苦涩。普洱茶的口感一向追求香韵沉稳,茶汤醇厚连绵,所以在冲泡中追求注水“轻、柔、平、缓”,而“悬壶高冲”则很有可能导致茶汤香气浮泛,汤感轻薄。
二、猛击茶叶
在一些高香茶类的冲泡总,常常在注水时以水流猛击茶叶,这样有助于香气的散发。但普洱茶不适合这种冲泡手法,因为云南大叶种原料丰富的内含物质,经不起这种猛烈的手法,会导致茶汤过于苦涩。同时猛烈的撞击会导致茶汤失去醇厚的口感。
三、水温飘忽
水温,是冲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大部分的茶友日常泡茶中,因设备的原因,水温往往难以控制,尤其普洱茶冲泡使用高温水,不像绿茶与红茶的冲泡,可以根据手的感觉来调节水温。水温过高,可能会导致部分新生普变得过于苦涩,而水温过低则会导致茶的香气低迷。
四、时间模糊
在日常的泡茶过程中,注水、浸泡、出汤的时间完全依靠经验和感觉来决定。当然如果只是自己喝的话,这种泡茶方式是个人选择,也无可厚非。
五、暴力起茶
起茶这个问题,只在紧压茶中会出现,而普洱茶又大多数都是紧压茶类,砖、饼、沱样样都需要用茶针等装备来起茶。
如果在起茶过程中,将茶叶起的过碎、过整、过厚,或者将叶片破坏的过多,都将导致冲泡中出现问题,这自然会影响茶汤的品质。所以茶友们除了需要练习起茶技巧,将茶叶起成大小适中,厚薄合理、条索完整的薄片外,也需要掌握根据干茶的整碎,微调冲泡时间的能力。
六、采用统一泡法
熟悉一些普洱茶的泡法之后,有时又会走入教条主义的困境,用同一套手法中的时间、水温来应对所有普洱茶,这事实上也是一种误区。
譬如茶叶的整碎情况不同,就需要适当调节冲泡的时间;而如果茶叶的年份不同,水温有可能需要有所转变,譬如泡三年以内的新生普洱就需要将水温降一降,使用90-95度的水。而如果冲泡器具由盖碗变成紫砂壶,或者器皿的容量有所改变,这时候时间也需要调整。(来源:中国茶友会,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