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上周,我们茶周刊全媒体就当前疫情给行业带来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采访了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欧阳道坤。专访推出后,行业读者纷纷留言,希望得到多更具体意见建议。为此,我们再次采访了欧阳副院长,围绕春茶及采收等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
欧阳道坤:
中国茶业独立评论人
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
中国茶企领袖俱乐部秘书长
记者:在上次的采访中,您对全国疫情的发展做了一个较为乐观的判断,有利于消除过分的恐惧心理。我了解到你们商学院最近对学员和企业进行了密集的沟通,今天想请您结合了解到的情况,谈谈疫情对茶行业的具体影响,以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欧阳:这次疫情于1月20号钟南山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公布后,各省份先后启动“一级响应”。在这个时间段,茶叶销售的春节旺季已经基本结束了(各省市是在1月23日、24日、25日先后启动的“一级响应”,25日已经是新年的初一了),而农历正月本身是茶叶销售的淡季。所以,疫情对茶市的影响我们分成前后两段看:前段对茶叶“春节旺季”的影响很小。
记者:真正带来影响的是疫情公布后?
欧阳:对。疫情对春节过后2月份、3月份,乃至4月份的茶市影响会很大,这个期间,茶叶电商的作用会被极大释放。春节期间,“小茶婆婆”坚持并加强了网络直播,他们电商的业绩表现就很好。
但疫情公布后的影响我们要具体分析。从消费整体上看,随着各地的防控措施不断升级,春节期间大家基本都宅在家里了,人们被迫慢下来、闲下来了,所以疫情期间,酒的消费量肯定是下降了,而茶的消费量肯定是上升的。
2020年的春茶季,疫情对茶业生产端的不利影响会比较大。影响更大的产茶区是在春茶比较早的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份,万幸的是,这几个省份的疫情都不是很重,相信这些省份会更早地解除疫情警报。但疫情的影响还是不会小。
记者:从您了解的情况看,会有哪些影响?
欧阳:一是跨区域招收采茶工更难,用工成本也肯定会上升;二是采茶和初制过程中,需要加强工人的健康检查和安全防护、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日常消毒等,所以生产成本也会上升。当然也不排除局部疫情比较重的地方,因为人员流通被限制,春茶生产可能无法大规模展开。
记者:个别地区的春季生产受影响,但整体上中国茶产能供大于求,茶叶产品又有替代性,对产业影响会比较有限吧?
欧阳:我们了解到,影响会传导到最前端的毛细血管,真正对春茶生产卡脖子的环节是毛茶交易,这是需要我们多加注意的。如果茶农的毛茶不能顺利卖掉,他们的生产就无法循环。毛茶交易,一是人员要集聚,二是人员要跨区域,在疫情警报解除的初期,这两方面都不会马上、完全放开,人们的心理防线也不会马上、完全解除,再就是收购方对自己的销售缺乏信心,他们在对于采购量会比较谨慎。
记者:那么有破解的办法吗?
欧阳:破解这个问题,我们呼吁大企业出手,因为大企业能够以组织化程度比较高的方式进入产区收购,大企业也有能力在收购规模上放量。特殊时期,希望我们大企业要担当起大企业的产业责任。
昨天,四川竹叶青茶业公司已经对茶农公开承诺:“今年春茶收购,竹叶青对你们绝不压价!绝不欠款!”
竹叶青的做法值得尊重!
另外,最近国家对生产领域复工复产的资金保障专门作出了安排。茶企业有实际困难的,建议可以争取支持。
记者:这次疫情对大茶企的考验是不是更大一些呢?
欧阳:刚才说了,在特殊时期,大企业承担着较大的产业责任,也是当地政府和茶农对大企业的期待,不仅如此,大企业在产品的品质保证、市场流通等环节也需要有所作为。但是,这次疫情也是品牌企业成长的机会,一方面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会优先落到大企业的身上,同时,在这个特殊时期,行业会出现一些空隙,比如小企业和茶商因为能力所限,他们会放弃一些产业环节和市场空间。上次采访我说了,疫情过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会普遍提升,喝茶人数及喝茶量都会有一个大的扩容,所以我们的规模性品牌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重新组合企业的资源要素,增加生产和营销的投入,在产品生产、品牌营销、企业管理、市场规模等多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与扩张。
记者:说到生产,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推动人工智能,而茶行业连机械化的力量都借助不上吗?
欧阳:尽管近些年我们的机械化进程在加快,但总体上中国茶业的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低,装备水平也不高;尤其是采茶环节,高等级的名优茶基本还是人工作业,这是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忧。这次疫情给茶业生产环节带来的冲击,会进一步加深整个行业对机械化的认识和重视,也会加速茶业机械化的进程。我们的江西省、浙江省都有企业在研发和测试名优茶采茶机,“小罐茶”已经研发出来了带有自学习能力的AI挑茶机器人,据我了解,“小罐茶”也开始了AI采茶机器人的研发。
记者:那么疫情对消费端渠道会产生哪些影响?
欧阳:我还想给我们大量的茶店、茶馆在疫情没有彻底解除时期的经营提一些建议,一是跟自己的用户和朋友圈加强更丰富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的网络互动,鼓励用户网上下单、网上支付,并提供快速送货、轻松退换货等服务,消除用户在网上采购的后顾之忧。二是在店面控制客户人流、分散客户集聚,增加测量体温、及时消毒、房间通风等防护措施,同时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在泡茶服务上避免与客人直接接触,并且把这些措施对外“可视化”,以增加客户进店的安全感,这很重要!
记者:相信新冠肺炎疫情一定会被我们战胜!疫情过后,您认为茶行业最应该记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欧阳:最后我想说,这次疫情给我们所有企业强调了一个话题,就是企业的负债率与现金流,在“岁月静好”的日子,企业负债率高一点、现金流紧一点,似乎都没什么大问题,一旦遇到类似此次疫情这样的天灾或人祸,负债率高、现金流紧的企业就非常危险。所以,做企业永远要有危机意识和危机准备。(作者:赵光辉,来源:茶周刊,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