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若干年前喝到普洱茶,一位前辈拿出一块“文革砖”,特意带上老花镜小心翼翼的打开泛黄的包装纸,说这是60年代末流传下来的熟普,众人顶礼膜拜,顿觉那脆弱不堪的包装纸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我们围着一块天价古董茶,暗自庆幸自己能喝到一块文革的熟普。
若干年后,才知道普洱茶以前都是生茶,熟茶是在1973年昆明茶厂才有的,1973年前的熟茶都是假的。
回忆起当年对文革熟普顶礼膜拜的一幕时,才知道普洱茶的江湖有多深。
普洱茶水太深,人为加入太多的故事,被过度演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乱花渐欲迷人眼,几百万的茶也司空见惯,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链,谁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以讹传讹了很多年,让外行人都信以为真。
普洱茶四大误区
1.生茶一定比熟茶好?
不一定!市面上同样年份的普洱茶,一般来说生茶的价格都比熟茶高很多。不过,价格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我们不能就此判定,生茶一定比熟茶好。
生茶是自然后发酵茶,每年的口感变化十分丰富,熟茶经过人工发酵,与同样年份的生茶相比,口感更加柔和顺滑,具有养胃、安神的功效。两者各有魅力。
另外,判断生茶、熟茶好不好,还要看原料、拼配及仓储情况。一款优质原料、专业拼配,再经过10多年干仓存储的老熟茶,也是魅力无穷的。
2.水温太高会破坏茶叶?
错!冲泡普洱茶时,要用沸腾的100℃开水,才能把普洱茶的内含物质全部释放出来。
优质的普洱茶一般都选用大树茶原料制作,大树茶的内含物十分丰富,即使用100℃开水冲泡,它的水浸出物也才释放了小部分,所以一些茶友泡完茶后,还要继续煮茶,才不至于浪费茶叶。
关于泡茶,还有一个小技巧:把茶叶投入紫砂壶里注入开水、盖上壶盖后,可以持续往紫砂壶上淋热水,以保持壶身的高温状态,更有利于内含物析出。
3.喝普洱茶会伤胃?
太离谱!“胃不好,不敢喝普洱茶!”这是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看来,大家对普洱茶的误解不是一般的深呀!
熟茶的暖胃功效,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最大的争议其实在生茶。
其实好的普洱生茶,苦甘兼具,正如《诗·邶风·谷风》上说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从中医角度来这就是攻补兼备的。
喝茶造成伤胃的主要原因不在茶叶本身,而是茶叶所带的附加物、霉变及各种异物,以上这些东西造成茶叶质量、卫生不合格,对胃黏膜造成伤害。
一些生茶在加工时杀青工艺过生,茶性偏寒凉,对一些肠胃较为柔弱的茶友,饮后却确有不适感,这种情况只能将生茶再存放一段时间,待茶性慢慢转平再饮无妨。
4.普洱茶要通风储存?
不可信!这是个流传很广的误解,实际上,普洱茶需要的是适度通风,但过度通风会带来普洱茶内含物质的大量流失,尤其是芳香类物质会迅速减少,造成香气品质显著下降。
所以过分通风是要绝对避免的。而且当空气湿度比较大时,通风也并不能明显降低湿度。
可以说,透气比通风要好,如果你的存茶量不大,那就用出厂的整桶笋叶包装加一个纸箱就可以了,同时要避免异味和光照。(来源:网茶会习茶社,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