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为什么要“醒”着喝?

  •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普洱为什么要“醒”着喝?

很多人习惯茶叶开封后立马喝上一泡,殊不知像普洱这样的茶类,尤其是经过多年仓储的老普洱是不宜这样做的,开封后立即冲泡容易喝出异杂味。

普洱茶更好喝的秘诀就在于醒茶。醒茶是指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的过程。

为什么要醒茶?

对于熟普来说,渥堆这一工艺产生的“熟气”让人感觉不太愉悦,加之后期的包装与仓储,若一开封便直接冲泡便觉得有点“闷”。而茶叶醒的好,口感就能提升一个档次。

干醒

通过更改普洱茶的存储方式来唤醒普洱茶的茶质,凝聚茶香,称之为干醒。刚打开包装的普洱茶,冲泡时无法完美的展现出深沉饱满的韵味,通过醒茶这道细致的工序,可令普洱茶的滋味更加醇厚与纯正。

每个茶人对普洱都有自己的了解,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醒茶方式,但是本质是相同的,下面推荐一些茶友常用的干醒方式。

第一步:撬开紧压普洱茶。

新压缩的普洱茶结构相对较硬。如果喝茶,则可以使用茶针或茶刀撬开普洱茶。撬茶时,需要控制好角度和力度。对于茶饼,您可以通过将刀插入中间凹槽中并从侧面按茶饼来固定茶。

可以从侧面切掉茶砖,比较容易将茶分为两片,然后再分成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可从边沿或侧面入刀撬茶。撬茶时尽量保持叶片的完整性,顺着叶片的规律去撬。也可使用蒸汽的方法,将茶饼放在开盖煮水的壶口,利用蒸汽使茶饼松软,这样撬茶可以保持叶片的完整。

撬老茶被称为“拨茶”,因为年代久远的老茶,往往茶体已经比较松散,用手指轻轻的拨动或触碰,叶片很轻松地就会散落下来,在拨茶时需注意最大限度保留茶叶完整性,不要撬碎。

第二步:通风透气,叶子自然呼吸并去除茶叶的多余杂味。

将撬好的普洱茶摊放在干净的阴凉处,使其与空气完全接触。在此期间,用宣纸或棉纸盖住茶,以防止灰尘落下。要保证摊放的环境没有异味,以免茶叶吸收杂味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还要避免日光灯长时间照射。

摊放的地方湿度不要过高,以免茶叶受潮变质。通风时间取决于茶叶的状况,陈年老茶和洁净度较高的茶,可能需要2至3天,对于新出堆的茶,则需要1-2周,以便更好的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第三步:经过通风数日后,重新放回储茶的容器中,使普洱茶自然苏醒。

一般使用有盖的紫砂罐进行储存。紫砂具有出色的透气性,轻巧且非常隔热,可以保持罐内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从而使茶和香气迅速凝结。收入紫砂壶后,醒茶时间约为1至3个月。

新的紫砂缸可能包含有土气与火气,用于储存茶时,会影响茶质量。可以使用开壶的方法处理一下,先用开水浇灌、浸泡,每日可重复操作一至两次,经过数日后将紫砂罐充分晾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

浸泡后的紫砂罐风干至完全干燥。检验紫砂罐是否干燥的方法是将茶放入罐中并盖上一天。如果茶叶没有受潮而变软,便证明紫砂罐内部已完全干透,可以放入待醒的茶叶了。

除了紫砂材料外,还可以选择陶制的、竹制的、藤编制的醒茶罐,还有没有杂味的纸盒或者自制纸袋,都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

经过醒茶这一细致的过程,茶叶会因茶质凝集而产生饱满、厚重的香气与口感。

上面的干醒普洱茶,是通过解散茶叶使之通风透气,让茶叶自然呼吸,散去本不应当属于茶叶的闷、杂、堆、沉等味道,令茶叶恢复本质。而湿醒普洱茶是在干醒茶的基础上,用水及温度帮助茶叶唤醒本质,有助于在正式冲泡时释放出最佳的品质。

湿醒

湿醒普洱茶通常也称为润茶。通过叶片与热水的接触,可以提高茶叶自身的温度,帮助叶片缓缓舒展,令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而且可以带走茶叶在各个环节中附着的浮尘,在润茶之后冲泡能更好的释放出茶味。

醒茶的方法:

首先用热水冲洗茶具,投入茶叶注入热水几秒钟后立即倒出。在正常情况下熟普润茶两次。润茶程度的掌握,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决定着茶叶内在品质的表现,对之后的冲泡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润茶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新茶和嫩茶应降低水温,而熟茶和老茶应提高水温。

浸泡的时间不应太长,如果时间太长,茶叶的凝香散去,非常影响茶叶的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润茶水;在润茶时,观察润茶水的汤色,可以帮助判断正式泡茶时所需的水温与浸泡时间。

醒茶对于能否冲泡出一杯好茶至关重要,所以,要想泡出一杯香高水柔、滋味独到的好茶,在泡茶前一定不能省掉这个步骤。(来源:华茶号,图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