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三国故地秋风爽,万里茶道茶味浓。今天,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在湖北咸宁赤壁市召开。
此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咸宁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主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咸宁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咸宁市商务局、咸宁市市场监管局、赤壁市人民政府、卓尔赤壁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以“让茶融入‘一带一路’,让世界爱上中国茶”为主题,将举办“一带一路”茶产品展览交易会、青砖茶品茗会、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高峰论坛、全球风味茶发展趋势论坛、国际抹茶发展论坛、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一届二次理事会议等20多场丰富多彩的相关涉茶活动。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茶界知名专家学者、著名茶企和采购商1200余人共襄盛会。如何借助好“一带一路”推动茶产业发展,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01.“一带一路”闻香识赤壁
2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副议长阿都哈林,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国务院参事刘坚,原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肖伏清出席,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主持开幕式。
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代表大会主办方及中共咸宁市委,咸宁市政府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咸宁打造百亿茶产业布局作了简要介绍。他说:“我们围绕打造百亿茶产业,大做茶文章,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我们咸宁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砖茶是我市的优势茶,销售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欧美和重要国家,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孤岛,到今天丝绸经济带,咸宁的茶业跨越了千山万水,跨越了历史国界,促进了中外交流,链接欧亚贸易,融汇东西方文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羊楼洞和万里茶道既是咸宁的、湖北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几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茶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宣传中国茶,今年上半年成立的全球茶产业联盟,就是“想让世界听到中国茶的声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茶叶深加工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中国茶在国际上面口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比较低,这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但我们应努力让中国茶走向世界,“从我们湖北出发、从咸宁出发、从赤壁出发、从羊楼洞出发,我希望本次大会,作为我们把中国茶推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他说道。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发表重要讲话。首先,他对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数据作汇报。并表示,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这一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聚焦重点、加大力度,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后,详细介绍了四个重点工作内容。一是,推进科技兴茶,推广一批优质多抗适季性的无性系茶种良种,集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研发一批先进实用的茶叶机械化采摘机械设备;二是,推进绿色兴茶,推广精准施肥,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大力推广新农药新器具,精准施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数量;三是,推进质量兴茶,选择适宜的品种,建立现代化加工体系,生产地道中国茶;四是,推进品牌兴茶,实施茶叶品牌战略,弘扬老字号,打造新品牌,培育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茶叶品牌。
外宾代表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高级参赞法捷耶夫·维塔利,苏里南共和国区域发展部部长埃德·加迪坎,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副议长阿都哈林,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上,画家周韶华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万里茶路》赠送给赤壁市政府。
02.“中国茶业大会”登高望远
随后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上,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副会长李桂群介绍,本次大会将通过与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国外嘉宾的共同交流,建立起与世界各个产茶国和进口国的紧密联系,在茶叶生产技术、品质提升、风险控制、贸易流通、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理事约翰·博尔向赤壁市授牌《万里茶道第一砖茶——赤壁青砖茶》,赤壁市委书记盛文军接牌。
湖北是中国的产茶大省,是茶圣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贸易兴盛。十七世纪的从羊楼洞到汉口,横跨亚欧大陆,形成了重要国际商路,赤壁青砖茶就是从这条路走向世界,占据了世界茶贸易的半壁江山,世界也通过茶叶认识中国,认识湖北。
近年来湖北以建设茶业强省,打造建设千亿茶产业为目标,茶产业得到了发展,近年来茶产量居全国第三,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咸宁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产业,壮大茶经济、丰富茶文化,推进茶旅游,成为全国青砖茶规模最大的产区,正在重振万里茶道源头的雄风。
会上,对于如何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专家们也给出了多种建议。
“要加强消费习俗与行为的研究,生产满足当地消费者喜好的茶叶产品,找准茶叶的市场,不同国家对茶叶的偏好是不一样的。比如:俄罗斯主要是红茶和部分黑茶,巴基斯坦主要是红茶。蒙古主要是黑茶和部分红茶。”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杨亚军强调出口国外的产品,要针对当地对风味和饮茶习惯的偏好来开发产品。
对于茶叶如何走进现代消费和国际消费这一命题,刘仲华教授在论坛上从“方便化、高档化、功能化、时尚化”4个方面详细进行了解答。
咸宁赤壁的砖茶早就开始在国际市场持续发力了。近年来,咸宁赤壁市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经贸活动,并建立多种茶叶经贸合作关系。2019年,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国茶城开辟赤壁青砖茶宣传窗口。
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介绍,咸宁围绕打造百亿茶产业,大做茶文章,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砖茶是咸宁的优势茶,销售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欧美和重要国家,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丝绸经济带,咸宁的茶叶跨越了千山万水,跨越了历史国界,促进了中外交流,链接欧亚贸易,融汇东西方文明。
湖北全省也将加速开拓国内和国际茶叶市场。湖北省委农办主任、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肖伏清在论坛上表示,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湖北茶叶出口进入全国前三强。
在传统茶文化的熏陶下,赤壁市正积极挖掘千年茶史,复兴万里茶道,未来3至5年,全市茶园面积将会发展到18万亩,茶叶全产业链总值达到100亿元,赤壁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砖茶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中心和茶旅融合的典范。
03.羊楼洞联接万里茶道
赤壁市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三国鼎立从这里奠基,万里茶道从这里发源。茶文化是赤壁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而这次“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叶大会主会场所在地——羊楼洞,就是赤壁茶文化的发源地。
羊楼洞三面环山、峻岭连绵、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以种茶、制茶闻名于世。制茶业“始于宋盛于清”。早在宋景德年间(1004-1007)已有成批茶叶运往新疆;清康熙35年(1699)开放了国内蒙汉民间贸易,羊楼洞的边销帽盒茶迅速发展;清乾隆51-60年间(1786-1795)山西大茶商到羊楼洞设庄收茶压砖,每年生产帽盒茶近8000担;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先后有德、俄、日、英等外商和汉口、镇江、天津及广东商人也来经营茶庄,一时羊楼洞镇成为省内乃至国内外著名茶叶市场;光绪初年是极盛期,“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外,兴盛延续了近百年。近年来,赤壁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国家、省级荣誉30余项,县域经济排名中部百强第40位。
羊楼洞古镇因茶叶贸易而形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末时曾是兼备茶叶加工基地、茶叶贸易集散中心双重职能的商业重镇,镇上常住人口达40000人,茶庄200余家,有5条主要街道,各业店铺数百家。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羊楼洞古镇是“万里茶道”湖北省5个节点之一。
赤壁市按照“让茶园成为游园,让车间成为景点,让文化成为平台”的思路,积极开发茶旅游。利用万亩茶园建成的“花亭茶溪休闲运动度假村”,已经成为湘鄂赣比邻地区城市市民理想的休闲目的地。通过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卓尔集团,将羊楼洞古镇打造成集文化溯源、自然科普、运动游乐、养生度假及商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茶业知名古镇。
目前,该市已精心打造了一条由中国青砖茶博物馆、青砖茶产业园、羊楼洞明清古街、万亩茶园休闲运动度假村随阳万亩野樱花、5A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组成的的特色茶旅线路,将极大的推动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图文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