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精准推送”假茶,茶行业为什么这么倒霉?

  •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朋友圈“精准推送”假茶,茶行业为什么这么倒霉?

湖南安化云上茶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茶园

网上售卖假茶的“套路”,你见识过多少?“卖茶小妹”卖茶救父?“9块9”包邮纯料古树茶?微商茶山“代购”低价原产地茶?这些,可都是“老黄历”啦!现在,连不良茶商都开始运用“黑科技”的力量了!

卖假茶又出新形式不良商家盯上“精准推送”

朋友圈“精准推送”假茶,茶行业为什么这么倒霉?

11月1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上,一篇名为《微信朋友圈明目张胆卖假茶,消费者呼吁管管》的文章广泛传播,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中提及了一种网络销售假茶的新形式——朋友圈推送卖茶。

相信您一定遇到过,最近想买一种东西,在手机上查找翻看有关产品或资料,没过多久在朋友圈里就有相关产品的广告推送。没错,这些广告就是微信根据您的搜索记录,进行数据推算,对您进行了“精准推送”。

朋友圈“精准推送”假茶,茶行业为什么这么倒霉?

文章中的杨先生,也是因为相似的原因,被朋友圈“精准推送”。广告显示,三块以1988年勐海古树茶为原料制成的茶砖,才298元。这样低廉的价格,必然是以次充好的假茶。文章中还表示,有网友透露,这种不良商家交一万元就可以实现“精准推送”。

想不到吧,现在连“坑蒙拐骗”都紧随科技的脚步啦!其实“精准推送”的初衷是好的。

但是,如果好技术被居心不良的商家利用,势必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危害。

《茶周刊》作为茶行业专业媒体,在呼吁微信平台完善广告审核制度,网信办、工商管理部门加强监察力度的同时,也在思考,为啥这些“倒霉事儿”总在咱们茶行业上呢?

苍蝇不叮无缝蛋,这个鸡蛋“缝”太多。其实这个问题,总结出一句话就是——苍蝇不叮无缝蛋,茶行业这个“蛋”缝儿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吧!

常常有人跟小编说,你们茶行业水太深啦!就拿买普洱茶来说吧,我们普通消费者一进茶叶店就好像进了“盘丝洞”。

店家一会儿拿出来一饼冰岛的老茶,一会儿拿出易武的茶沱……把店里的茶夸得天花乱坠。

在尝过之后,确实也很好喝,再问问价儿。

嚯!一饼茶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到底是喝茶还是喝金子呢?

花大价钱把一饼茶“请”回家,一泡,跟店里喝的完全不是一个味儿!

这暴露了出了茶行业的“老病根”——标准化、规范化不足。

无论是各个茶叶品类、细分品类的品质分级标准,都缺乏专业的标准和规范,茶叶产品价格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价值标杆。

这些问题都使消费者购买茶叶产品的时候,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茶叶的价格往往是茶商根据市场及生产成本、工艺,自主确定茶叶的销售价格。

咱们再举个例子。

说到烟,您会想到什么?红塔山?中华?还是玉溪?

朋友圈“精准推送”假茶,茶行业为什么这么倒霉?

说到酒,您又会想到什么?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红星二锅头?那么,说到茶呢?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普洱?

发现问题了吗?

说到茶叶,我们脑子里最先想到的是,茶叶的品类及公共品牌。

反观,烟、酒行业,我们最先想到的却是企业品牌和产品。

这又反映出了茶行业的又一“陈疴旧病”——有类无品。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大部分产茶区都在在政府和行业领导下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出品牌的整体形象和产品标准,但公共品牌下的企业品牌却相对较弱。

这也就导致各区域公共品牌的企业集中度不高。

虽然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活跃且较成功的企业品牌,例如八马茶业、小罐茶等,但是企业规模最大也就十几亿、二十亿,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茶行业整体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大部分茶企规模比较小,无论是在茶叶品质管理还是公司运营管理上,都比较初级。

有些不良茶企品牌意识很差,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欺骗消费者。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品牌被举报了,大可注销这个品牌,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再次“招摇撞骗”。

标准化+品牌化让鸡蛋的“缝”少一些

总而言之,茶行业“洗白”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鸡蛋的“缝”少一些。

首先,就是要加快健全茶叶标准化进程

标准化可以解决茶叶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茶叶产品从安全质量、等级标准、理化指标等等方面都应该是一致的。中国茶要发展,将来一定是标准化基础上的工业化模式。

其次,加强品牌意识尤为重要

大多数茶企以小农经济为主,由于品牌意识薄弱,导致很多产品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流入市场,参与竞争,造成产品价值低,利润微薄。于是偷工减料、制假售假就成为一些企业的无奈之选。

第三,品牌化也是茶企转型的必经之路

在消费者心中,品牌化产品代表着信赖、安全和高品质,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进入茶行业,从而增加整个市场体量,也预示着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最后,需要反复强调的是——急功近利要不得

好的产品是品牌化成功的首要因素,造假都只能维持一时,且给整个行业带来损失。

营销不等于欺骗,而是让好的特色产品得到更多人赏识,通过正确有效的营销方式及宣传、推广平台的赋能,才能最快速度打开销路市场。(作者:梁妍,图文来源:茶周刊)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