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普洱茶知识

众所周知,普洱茶历久弥浓,是其自然陈化的结果,而温度、湿度、氧气、光照是普洱茶陈化的“四大杀手”,四个条件中温度、氧气、光照这三点,我们很直观的就能感受得到,而湿度则不容易察觉,因此湿度的控制更是普洱茶存放的重中之重。
普洱茶品质的形成,离不开适宜的贮藏环境和贮藏时间,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其有一个自然陈化的过程有关。无论生、熟普洱茶均需要一定时期的陈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品质。无论是晒干之后的普洱毛青茶,还是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制成的“熟茶”和“生茶”,其生茶锐烈而欠章理,其熟茶则茶味厚酽而堆味浓重,都须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其品质、口感、风味才稳定而优良。
此外,储放环境条件下不同,其茶叶品质就有很大的差异。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在相对干燥的仓库里让其自然缓慢的陈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的陈香味,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陈普洱”。“湿仓茶”则是将加工好的普洱茶放入湿仓进行处理,以加速转化过程。但不论是“干仓”还是“湿仓”处理,贮藏时间加温、湿度的合理控制都是必要的。
湿度过大是普洱茶存贮的头号杀手。过去由于受发酵说的误导,认为普洱茶变化一定要有微生物参与发酵,发酵就要有温湿条件,因而很多书中主张存茶要有足够湿度,空气湿度超过80%都可以,存茶室过干还要主张加湿。加湿的确可以促微生物繁殖,加速普洱茶汤的红化,但一定得不到高品质的越沉越香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正常利用的是晒干后保存在茶叶中自带的9%左右的细胞水分,外来水分进入普洱茶不会帮助普洱茶向好的方向变化。据试验观测,普洱茶45%至65%湿度值时茶香释放最佳,超过70%后,空气湿度会将茶叶释放的香味大量吸收,加速普洱茶香味释放,不利于越沉越香。超过80%后微生物会逐步加速繁殖速度让普洱茶发生外分解的发酵,导致霉变变质。因此存茶地的湿度控制在65%以下最佳。
湿度控制不好,原来组成茶叶色、香、味的成分会减少或不复存在,在缓慢的陈化过程中,虽然我们推崇的是在天然环境中自然的变化,但对于湿度比较大地方,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来购置一些抽湿机器,或防潮储存器具,以免普洱茶受潮而变质。(来源:普洱文化,图来源:品购茶网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