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独特的地理环境
临沧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C,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茶树原产地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无公害茶,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园的生长,茶树资源非常丰富,茶叶品质卓越。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亦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地带,临沧境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生茶树群分布和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人工栽培大茶树。
国内植物学家和茶叶界专家通过多年对茶树起源的考察研究表明,中国云南沿北回归线两侧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
冰岛
冰岛村隶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北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44公里。东邻临沧,南邻坝卡,西邻耿马,北邻临沧。下辖5个村民小组,即冰岛、南迫、糯伍、坝歪地界。
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槟岛”)冰岛茶种是著名的勐库大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冰岛是双江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有文字记载的时间为明朝(1485年前后),而无文字记载的传说却早于明,传说当地土司明成化年自“版纳古茶山引入”,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在顺宁繁殖变异形成凤庆大叶种群体种。勐库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风格各异。
芽叶肥厚的冰岛古树茶叶底,芽叶肥壮厚实,主叶脉明显。
冰岛古树茶特征:冰岛古树茶为大叶乔木类,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其条索肥壮匀整显毫、汤色金黄明亮剔透,茶香清扬浓郁且独特,滋味甘甜,苦涩味较轻,耐泡,叶底柔润明亮。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后续的转化较好。
昔归
昔归属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离村委会12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
邦东地处澜沧江中游,与下游的版纳茶区不同的是,其海拔不但更高,最高海拔在3200米以上,而且最低的海拔在昔归村,仅为700米,海拔相差多达2000多米,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风貌。该地多石头,许多古茶树就生长在石头缝里,正如陆羽言茶“其地,上者生烂石”。
昔归春茶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昔归属于低海拔,但其茶质鲜美,茶气纵横,又有烂石相依,因昔归地处澜沧江沿岸,湿度高,地处无量山与邦东大雪山之间,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高,为古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昔归当地传统手工制“人头沱”,色泽黄绿油亮,条索清晰,芽头显毫。
昔归古树茶特征: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昔归毛茶,色泽灰绿油润,条索完整,芽头显毫,黄片待挑选。
东半山
双江县的勐库地形为两山夹一河一坝,两山指邦马山和马鞍山,一河指南勐河,一坝指勐库坝,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上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山称为东半山,河西边的山称为西半山;双江县茶树树龄在120年以上的古茶园80%都分布在勐库的东半山和西半山。
东半山古茶树分布主要在:亥公茶区、那赛茶区、那蕉茶区、坝糯茶区、忙蚌茶区、章外茶区。
东半山古树茶特征:东半山的古树茶生长环境好,茶叶香气具花蜜香,舌面甘韵好,回甘较快,水路细腻。
东半山古树毛茶,色泽灰绿,条索肥壮完整,芽叶显毫,黄片待挑选。
大雪山
勐库大雪山地处勐库镇西北部,最高峰海拔3300米,在澜沧江和小黑江水乳交融的地方,大雪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其主峰海拔3233.5米,从县城所在地远远望去,重峦叠嶂,形成了一道面向西北方向的绿色屏障。
古茶树群落就分布在大雪山海拔海拔2200至2750米的山腰上,这里年均温度低于11℃,年降雨2000毫米左右,大雪山里树龄为2700年的1号大茶树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树龄最大的古茶树,该树为大理茶种。
勐库大雪山古树茶特征: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据说山里有“熊”出没,所以当年武警带了武器保护我们上山。
进山的路难走,但一路有野花和山泉相伴。
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位于永德县境内东北部,澜沧江西岸,距县城直线距离19公里,是较为封闭的低纬度高海拔原始林区。景区内地形多变,地势险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悬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纷,类型错综,动植物种丰富,垂直自然景观明显。以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区域内分布有11.55万亩、至今保持原始生态风貌的野生茶树群。
永德大雪山古树茶特征:条索秀挺,叶质肥厚稍长。因生态环境原始自然,兰香馥郁高扬,口感饱满,滋味醇厚。微涩后生津明显,经过储存后后续变化更为丰富。
古树红茶,色泽褐黑,条索紧结完整,芽叶显毫。
大户赛
大小户赛同属西半山,大户赛是勐库大叶茶比较有代表性的茶区,位于双将勐库邦骂大雪山的巨臂上,海拔2000米以上,为勐库最高的村寨之一。
佤族、拉祜族是大户赛的早期住民,现在是拉祜族和汉族居住。全村古茶园面积占勐库古茶园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大量古茶园仍保持着古老的风韵,茶树树龄大多在800年到2000年之间。大户赛茶内质丰富,乌润光亮,茶汤明黄透亮。
大户赛古树茶特征:大户赛古树茶外形条索紧结,芽肥叶壮,乌润光亮,香气独特,汤质明黄透亮,口感顺滑醇厚、回甘特好持久、绵长,茶性劲足霸道。
村口有一棵古老的大树,白发苍苍的拉祜族老人在经过树下时,对着老树虔诚地弯腰合掌祈祷。很多少数民族的寨子口都会有一棵“神树”,这也许就是护佑着村庄的神树吧。
小户赛
小户赛位于勐库镇北边,距离公弄村委会4公里,距离勐库镇18公里。国土面积0.83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750毫米。
小户赛地理位置极佳,虽属于公弄村委会,但与公弄大寨之间隔着一条沟壑,且背依邦东大雪山,海拔1800米,古茶树无需担心病虫害的侵蚀,年平均气温20度,气候温和,降水量1750mm,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小户赛古树茶特征:小户赛古树茶条索肥大,梗圆,叶壮,汤色淡黄清亮,蜜香袭人,高锐,杯底留香。茶水清甜回甘快,水性醇绵持久,茶韵绵长,喉韵舒爽,持久,两颊及舌底生津,耐泡度很高。
那罕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那罕村,隶属于邦东乡曼岗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乡16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24℃,日照达10小时,年降水量1,500毫米。那罕茶山面南背北,与澜沧江直线距离3-4公里,茶树30%以上为紫芽,每天日照时间达到10小时。此外,当地土质是红土烂石土,茶树和其他灌木杂林混生,茶山有大量的橄榄树。
那罕古树茶普洱茶属云南大叶种茶,树型为铁干银枝乔木型,树龄在500至1200年之间。清道光至咸丰年间被选作贡茶进京,那罕茶量小而精,被盛誉为茶魁之首。
那罕古树茶特征:条索分明,饼形饱满,芽肥叶壮;香气独特具兰香,香气纯高;汤色青黄透亮、清新淡雅;回甘长,生津快。那罕茶和昔归茶是山水相连、茶气相通、品质相近。
那罕古树茶毛茶,色泽浅灰绿,芽叶肥壮完整,显毫。
忙肺
忙肺村隶属于云南省永德县的勐板乡,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48公里。东邻勐板村,南邻镇康县,西邻镇康县,北邻水成村。海拔1,380米,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168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永德县是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忙肺古茶园位于勐板乡的忙肺村,也是永德县最著名的古树茶成片生长的村落,以盛产忙肺大叶种而闻名,是该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海拔约一千八百多米,年平均降水量一千五百毫米,年平均气温18度,全村527户,日照足、湿度大。忙肺村所在地,原生态植被多样性文化保存完好,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条件优越,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深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应茶树生长。
忙肺古树茶特征:条索肥硕紧结,干香显著,显毫,汤色黄浓透亮,滋味鲜爽,香气沉郁悠扬,茶气强而足,经久耐泡,生津回甘较好。
临沧地区多以改良过的的柴火灶用于古树茶叶杀青凤。
凤庆
凤庆县位于临沧市西北部,东与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相连,南与云县毗邻,西与永德县交界,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总面积3335平方千米。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显著。
凤庆县城以东50多公里的小湾镇锦绣村古茶树资源丰富,现有栽培型古茶园2000亩,天然野生古茶树3000多亩。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香竹箐大茶树,被称为“锦绣茶祖”。“锦绣茶祖”高达10.6米,树冠南北11.5米,东西11.3米,基围5.84米。茶树资源垂直分布于1600—2200米地带,集中分布于海拔1700—2000米地带,属高海拔种植区,但气候温和、温差小,有利于茶树鲜叶内茶多酚和茶多糖类物质的积累。
凤庆茶特征:凤庆大叶种芽长叶阔,芽叶显毫,叶肉肥厚,内含物质丰富。很多区域的茶叶适制红茶。所制红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滋味浓烈,香气高扬。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
每次我们上茶山会带上这个山头差不多十年前的茶,或就着落叶坐下,用当地的水瀹上一壶。(作者:人文茶道传习馆,来源:人文茶道,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