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易武位于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县城110公里。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易武一带最早是古蹼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以后,随着六大茶山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列为贡茶后,内地人大量迁入种茶、或经营茶叶生意。人们把收集来的茶叶运到香港、印度、老挝、泰国去卖,也有的运到思茅、普洱、下关,再由藏商运到西藏。易武茶业兴盛时有茶庄、商号几十家。一系列在普洱茶历史上著名茶庄在易武出现,如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安乐号、乾利贞号、鸿庆号等。历史上由于茶业的发展,易武曾是中国边疆商业繁荣的小镇。
易武“七村八寨”,七村之一“落水洞”
落水洞,座落在易武正山的偏西方向,距离易武8公里。落水洞是因为村寨中心有个很大的洞,直接连接到易武边缘的某条河流。落水洞海拔约1463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950毫米,常年云雾缭绕,温热多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
同庆号
同庆号先祖系湖南省麻阳县青田刘姓,明初随军赴南疆平叛,来到滇南石屏。平叛甫定,军旅首领早报朝廷以滇南地广人稀,请求把驻军改为屯田部队。普洱茶老字号“同庆号”始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乡,“同庆”,即普天同庆之意。
光绪年获龙马商标
清代同治年间至民国初期,是同庆号的兴盛期,尤其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同庆号逐渐步入辉煌,1915年后,其实力和规模更超过当时西双版纳的任何一家茶庄,成为西双版纳乃至云南最大的茶号。
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商部“采择各国通例,参协中外之宜,酌量添改”,拟定《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细目》,上奏后得以颁行。同庆号遂向朝廷申办了同庆商标“龙马图案”。“龙马图案”为红色内票,上端有云南同庆号字样,中间是白马、云龙、宝塔图案,下端是茶庄介绍:“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同庆老号启。”(内票并无标点,此处为作者方便读者阅读而加)
今天易武小镇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但那片茶山还在,茶树还在,品质还在。茶汤入口高香绵柔,回甘之后有清甜。深受老茶客追捧收藏,其主要原因:一是易武茶本身品质出众,二是易武茶的转化已经被历史证明的。(作者:木子,来源:小A的陋室茗,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