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举措助力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

  • A+
所属分类:产地

新历2018年终于要过完了,盘点安溪铁观音在2018年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向好”,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安溪铁观音在2018年已正式复苏,铁观音市场回暖已成为现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助力铁观音的二次腾飞呢?我想,以下的四大举措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四大举措助力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

举措一:内部举办超大型铁观音大师赛,促进铁观音茶叶质量升级

铁观音大师赛开茶界之先河“举办铁观音大师赛,培养茶业领军人才,推动传统工艺回归,”这是这些年安溪茶叶人为重塑安溪铁观音形象,助力安溪铁观音的二次腾飞。

安溪产茶始于唐朝,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代。这几年,面对消费环境变化、多茶类激烈竞争等诸多压力,安溪县通过一系列举措,内提品质,外树形象,茶产业呈现稳健发展势头。

安溪开全国茶界先河,举办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百万元重奖制茶大师,培养了一批爱茶、懂茶、讲茶、做好茶的领军人才,有效推动了传统工艺回归,在茶界树立了创新转型的风向标,今年秋季茶叶实现质量、价格大幅提升。

2017年,安溪县大胆创新,首次设置百万元大奖,安溪县人民政府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联合举办“茶者匠心·国饮飘香”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堪称茶叶界“华山论剑”,高手云集,赛制公正公平公开,从春雨绵绵的谷雨时节到烈日炎炎的小暑时节,历时三个月,用近乎严苛的比赛规则,对制茶、评茶、讲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综合考评,最终评出的前两名大师各获100万元研究经费。

今年春茶、秋茶期间安溪持续举办“茶者匠心·国饮飘香”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从今年春茶上市开始到10月份秋茶结束,经过层层选拔,逐步推进,由全县24个乡镇组织初赛,从五六千名报名选手中选拔产生60名选手进入复赛,复赛产生前40名进入决赛,决赛选出总分前两名选手授予“安溪铁观音大师”称号,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第3至第10名选手授予“安溪铁观音名匠”,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大师赛活动内容包括茶园管理评比、培训和讲茶比赛、评茶比赛、综合考评、茶叶制作决赛等环节。

两届大师赛进一步弘扬安溪茶人的“工匠精神”,传承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丰富茶文化内涵,助力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 在全国茶界树立起新的风向标。

四大举措助力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

举措二:外部“茶王赛”遍地开花,在国内外再次掀起“铁观音”热潮

随着传统制作技术的回归,安溪铁观音也慢慢的复苏中,铁观音终于停止了下滑的脚步,2018年铁观音的市场份额大增,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销售额统计中,铁观音的销售量更是独占鳌头,出现了空前的霸屏现象。此外,安溪茶人还注重铁观音茶文化传播,在外部举办的茶王赛遍地开花,在国内外再次掀起安溪铁观音的热潮,让更多人了解铁观音、喜欢铁观音。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12月,在安溪县政府涉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仅仅2018年,安溪铁观音在国内陆陆续续举办了40多场茶王赛事,涵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有铁观音的传统市场广东、福建省等地,我国中东部的铁观音热销区,以及西北部的铁观音的新生市场。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铁观音茶叶的国内市场复苏步伐已大步迈开。收复了铁观音茶市的大片失地,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国外市场。产品顺利打开了澳大利亚、俄罗斯、等新生市场,进一步延续和巩固了铁观音的传统市场国韩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并且辐射了一带一路周边地区与国家。销售面可谓“空前向好”。

四大举措助力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

举措三:产业加大茶庄园建设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力度

安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茶业供给侧改革。截止2018年,安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创建区域面积为1154.52平方公里,涵盖西坪、虎邱、龙涓、尚卿等7个茶叶主产乡镇,园区农业人口42.83万人。创建区茶园共有23.62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40%,囊括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研发、人才、配套等全产业链区域。

安溪在全国最早探索茶庄园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建成茶庄园22座,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首座国有茶庄园——云岭庄园建设,打造高端、典雅、自然、现代的茶叶庄园典范,引领茶产业发展。

据介绍,安溪县云岭茶业有限公司是由国有独资企业——安溪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云岭庄园其前身是创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国营芦田茶场(福潭管区),处戴云山脉境内,位于安溪县芦田镇与西坪镇交界处,海拔600-750米,占地面积1800余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云雾缭绕,气温、土壤适宜,基地群山环绕、植被保护良好、树木葱郁、空气清新。

四大举措助力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

庄园由生态老茶园、有机老茶园、有机茶园、茶树种质资源圃、茶生态种植区、绿色生态技术集成示范区、场部及加工区、云岭庄园服务接待区组成,茶树品种以铁观音、本山、毛蟹、黄旦、梅占、台湾金萱为主。庄园内建筑保留了闽南古厝的风格,老四合院,青砖石墙,瓦顶房,原为上世纪知青下乡期间建立,现保存着知青下乡时期建筑和众多知青文化要素,是“安溪奉献、实干精神”的体现。

茶叶种植严格执行有机茶种植管理标准,坚持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采用人工锄草、智能虫害防治(声光电)、人工释放天敌、茶豆间作种植、施用有机肥,严禁施用化学农药特别是除草剂,从源头保证茶叶品质安全;在茶园及茶园周边种植桂花、含笑、樱花、南洋楹等树木,保证茶叶生长环境的自然生态。

本着以“生态为底色、茶叶为主题、文化为灵魂、旅游为纽带”的原则,将茶庄园打造成集茶叶生产、养生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为茶人提供一站式、立体式的茶叶制作工艺、茶文化体验,感受“看得见的健康、看得到的文化”,实现现代茶业多元经营,推动茶产业向二、三产延伸融合,进一步提升安溪茶叶品牌形象,为安溪茶产业的“二次腾飞”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实际上,云岭茶庄园只是安溪茶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代表着勤劳的安溪人民锐利深度的目光,它的出现,代表着铁观音未来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四大举措助力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

举措四:放眼未来,加大茶产业人才培养,为铁观音的二次腾飞注入新生力

培育茶人才“了不起” 茶庄园让人“不想走”“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五年后,这里成为培养茶学专业人才的‘摇篮’。”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副院长陈勇向采访团介绍学院的发展历程。组建于2012年5月的安溪茶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校地”合作创办的特色学院,采取“政府+高校+民资”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作办学的模式,与100余家茶叶龙头企业和海峡两岸50余家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关系,目前在本科一批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校区)已入驻本科、硕士、博士生人数近4000人。

“全国有很多茶叶产区,但很少有像安溪这样与高校合作,在茶产区当地建设一所茶学专业的学校。”台州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赵宗彪听完介绍后,直言“安溪很了不起”。在他看来,茶学院的兴办,能为安溪培养更多专业化的“茶人才”,有效带动安溪整个茶产业的发展。

站在西坪镇和芦田镇交界处的云岭茶庄园观景台上,举目望去,群山之上茶园与森林交错,一片郁郁葱葱。走进庄园内,青色的瓦、褐色的梁柱、中式的回廊,檐廊、柱廊之间灵巧连接,每一抹惊鸿一瞥都别有洞天。“来到这里,整个人都很放松,很惬意。”采访团中不少成员发出惊叹。

在云岭茶庄园山顶的茶叶初制加工厂,四位安溪铁观音大师李金登、王清海、刘金龙、刘协宗现场为采访团演示了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济南时报·茶报》执行主编祝田园两年前曾到过安溪走访。“当时安溪茶庄园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完善。这次来到云岭茶庄园,我发现这里的茶旅游变得越来越精细,用户体验越来越好,来了之后都不想走了。”她笑着说。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