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年来,我国的茶产业出口发展可以用“不容乐观”四个字来形容。在国际茶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我国的茶产业出口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1-8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3.41万吨 同比下降0.3%,出口金额为1126.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1.6%。虽然金额有所上涨,但是茶叶出口量出现了小幅度萎缩,看来前景不容乐观。不过,安溪铁观音前三季度的出口却“逆流而上”,实现了量价的双双突破,刷新了出口记录。
一、中国茶叶1-8月份出口数据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4年-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呈增长趋势,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55258吨,同比增长8.1%。2018年1-8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34081吨,同比下降0.3%。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从金额方面来看,2013年-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逐渐增长,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为161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4%。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4年-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呈增长趋势,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55258吨,同比增长8.1%。2018年1-8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34081吨,同比下降0.3%。
从金额方面来看,2013年-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逐渐增长,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为161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4%。2018年1-8月中国茶叶出口金额为1126.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1.6%。
二、2018年前三季度 泉州茶叶出口额增长近五成
泉州晚报近日报道,近段时间泉州秋凉送爽,安溪、永春等地茶农传来消息称,受到天气、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秋茶整体质量有大幅提升。“这是近十几年来我觉得茶叶品质最好的年份。”安溪茶农肖连地说。泉州海关部门的数据也表明,今年以来泉州茶叶出口呈现大幅上涨态势,量价齐升创记录。
1、出口单价增近三成
“近几年来,泉州茶叶出口价格节节攀升。”昨日,泉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1月至9月,泉州海关共检验监管出口茶叶1779.71吨、货值2176.0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9%和46.79%,实现量价齐增,其中平均单价同比增长28.2%。“随着品质的提升及自主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开拓,泉州茶叶日渐受到海内外市场的认可。”该负责人表示,从出口区域来看,泉州茶叶主要出口越南、中国香港、日本、俄罗斯、秘鲁、巴拿马、智利、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一带一路”带动明显。居前四位的除日本外,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越南992.45万美元,增长99.08%;中国香港地区750.77万美元,增长44.81%;俄罗斯80.59万美元,增长201.95%。
二是出口附加值大幅提升。以往泉州茶叶主要输往日本用于生产茶饮料,呈现档次低、利润低的“双低”痛点。近年来泉州茶企转变经营思路,大力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其中出口香港地区和越南的茶叶单价分别高达59.26美元/公斤、35.78美元/公斤,约为输日原料茶单价的17倍和11倍。
三是多种茶类出口百花齐放。泉州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出口茶叶长期以乌龙茶为主。为满足国外市场对不同茶类的需求,泉州茶企积极培育红茶、绿茶、花茶、含茶制品等国际流行产品,今年以来除了乌龙茶之外,其他各类茶共出口37.6万美元,同比增长50.28%,远销秘鲁、日本、巴拿马等国家。
2、铁观音质量创新高
秋季是铁观音主要的采制时节,从安溪业界传来消息称,受到退茶还林等政策的引导,今年秋茶的总体产量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品质却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
“我们今年退茶还林超千亩之多,茶叶生长环境得到更好的优化,茶农自觉采好茶制好茶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安溪县茶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国庆前后天气宜人,秋茶质量向好。受此影响,安溪秋季茶叶收成呈现数量略降、品质上升的整体态势。
“天气很给力,自然生长的茶叶长势喜人。”安溪桃舟吾之茗专业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肖连地说,他们长期推行铁观音放养栽种,近几年来品质不断上升,今年遇到好天气之后,品质更是呈现近十几年来的最佳状态。“一斤特级铁观音毛茶便可卖到上千元,精茶则可以售至几千元。”他说,结合当地的风光特色,合作社还推出了休闲农庄等配套服务项目,国庆期间自己不但忙着制茶也忙着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3、政企合力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也是出口实现增长的主要推手之一,提起茶叶消费,大家提得最多的便是农残问题。除了在种植营销方面安溪县走在全国乌龙茶产区的前列之外,农残方面更是卡得紧。“安溪铁观音的牌子十分珍贵,我们从2009年左右就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规范茶叶施肥问题,建立农资监管体系。”陈加勇说,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明显,现已先后建成生态茶园30多万亩,其中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从2011年的13家发展到现在21家,有机认证面积从34128亩增加到39628亩,为全国产茶县第一位。其中有2家企业同时获欧盟EOS、美国NOP、日本JAS有机认证。
近年来,国际上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也日趋严苛。特别是2014年以来,欧盟对农残法规进行15次修订,其中8月25日实施的农残新规将啶虫脒等4项农药残留限量加严了一倍。为此,相关职能部门与安溪县政府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首责、行业自律”的工作机制,推行“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种养基地为基础、以标准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组织形式,建立健全政府质量安全公共管理、企业质量安全控制、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技术服务支撑四个体系。
4、思路决定出路
近年来,泉州茶企转变经营思路,加大开拓高端市场力度,提升出口效益。“例如出口中国香港地区的小包装乌龙茶金额达110.7万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单价高达79.7美元/公斤,约为输日原料茶单价的22倍。”该相关人士介绍,除了乌龙茶外,泉州茶产业还积极培育红茶、绿茶、含茶制品等国际流行产品出口。今年更是实现了首次向中国香港地区出口含茶制品2.1万美元,单价高达53.8美元/公斤,约为原料茶单价的5倍。
国内市场上,安溪茶产业更是呈现出创新、升级的良好态势。经过政府的引导,更多茶农看中茶品质的提升,不再一味追求量上的增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打造品质上。除此之外,不少茶企还不断尝试走出去、引进来,在创新茶口味的同时,不断营造体验式消费场景。“今年我们在延续往年茶庄园体验营销的基础上,更是突破创新了几款放养型铁观音的新口味。”安溪桃舟吾之茗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连地说。
德峰茶业负责人王辉荣表示,今年他们的特级茶产量较往年增加了5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传统制茶,特级茶的价格没有变化,但是总量占比增加了,收入自然水涨船高。”他说,产量不再是茶农们的追求,质量才与最终的收入划等号。
除了安溪之外,泉州的惠安、南安、永春等地也有不少茶园。从永春县农业局传来的消息称,涉茶产业也是永春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全县共有13.7万亩茶园,其中铁观音种植面积超过50%。“今秋铁观音质量确实不错,优质茶青的价格有所上涨。佛手茶要到本月的中下旬才开始采制,目前从业界反馈过来的信息也表明,质量将有所上升。”永春县农业局副局长周文瀚说,值得一提的是永春当地的水仙茶叶品种,凭借着传统工艺的普及,也在市场上不断获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