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日,由安溪县政府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顺利收官,历时近6个月的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总成绩于10月9日正式出炉。此次比赛从4月起持续至10月,包括乡镇选拔、集中培训、评茶比赛、笔试、讲茶、茶园管理考评和茶叶制作比赛等环节。历经层层选拔,高度激烈竞争之后,十名选手脱颖而出,目前总成绩揭晓,但是最终的获奖名单,以及百万大奖花落谁家还有待进一步审核确认,届时本网将做进一步报道,敬请关注!
前十选手名单出炉
据了解,大师赛评出“安溪铁观音大师”2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安溪铁观音名匠”8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
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由县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主办,县委宣传部、县茶管委办、农茶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于今年4月20日正式启动,比赛内容包括茶园管理评比、培训和讲茶比赛、评茶比赛、综合考评、茶叶制作决赛等环节,由全县24个乡镇组织初赛,选拔产生60名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产生前40名进入决赛,决赛选出总分前两名选手授予“安溪铁观音大师”,第3至第10名选手授予“安溪铁观音名匠”,对评出的两名“安溪铁观音大师”,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8名“安溪铁观音名匠”,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
十强选手名单
据悉,39名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0名选手进入前十,而本届铁观音大赛赛的两名获奖者也将在他们之中产生。此次进入前十的选手他们分别是龙涓乡的刘金龙、长坑乡的刘协宗虎、邱镇的陈春、西坪镇的王木辉、祥华乡的陈宁石、詹忠辉、陈双泉、詹朱祥,感德镇的吴政山、许金锡。
参赛过程回顾
这些制茶高手是自今年4月27日吹响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号角之后,历经乡镇选拔、集中培训、评茶、笔试、讲茶等环节之后,从进入决赛阶段的39位选手中过关闯将,脱颖而出的。本届大师赛以考核选手茶叶制作技能、茶园管理情况为主,结合讲茶、评茶等综合素质来选拔。与去年的选拔规则不同的是,今年先进行选手培训、评茶、讲茶,再进入实际制茶技能评比。
本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决赛包含三大项目:茶园管理评比之茶叶质量抽检、网络投票和制茶比赛。其中制茶比赛是选手最后得分占比最高的项目,分成自采茶青制茶比赛、统一茶青制茶比赛和比赛茶叶审评3个阶段。
新增田园管理部分:
安溪县茶果局局长陈志明介绍,茶园管理是今年新增加的一个评比项目,本届大师赛将“茶园管理”能力列入重要考核项目中。复赛选手需选取本人长期经营管理的茶园作为考核项目,在乡镇范围内公示后送报县农茶局,由县农茶局对进入复赛选手选定参赛的茶园建档立卡,追踪管理,组织评分,选手茶园管理的成绩纳入决赛总成绩。凡发现不符合参赛标准的,则取消比赛资格。比赛的最终成绩以复赛成绩*34%+公众投票*1%+茶园管理*10%+茶叶制作比赛*55%计算。
这意味着今年大师、名匠的选拔,更考验其从茶叶种植到茶叶制作、审评整个完整流程的综合能力;而分阶段进行两场制茶比赛,更体现赛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自采茶青制茶比赛主要是考验选手“茶园管理”和茶青挑选的能力,统一茶青制茶比赛主要考验选手制茶工艺的能力。
为保证大师赛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在制茶比赛环节中,组委会采取了全封闭式比赛、24小时全程监控、进出安检堪比机场安检、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现场监督等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并且限定选手独立制茶,不能互相交流;茶叶金库存放,确保茶样安全。
作为第二阶段审评评委的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郭雅玲教授赞誉本次参赛选手的质量和水平基准都很高,主要表现在:所有当天审评的茶样没有明显的瑕疵,说明大师赛选手基准很高;在并非铁观音秋茶最佳制作时间,有部分选手做出了铁观音的秋茶季节香,说明选手们对茶青的把控度很好;大部分茶样都达到造型以螺钉型为主,起砂绿色的标准表现。
安溪县茶管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青洲表示,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举办是为了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制茶队伍,为了安溪铁观音后继有人,大师一定是凭借其综合实力和技术而产生。铁观音大赛赛的举办,开创了安溪铁观音茶叶发展的新篇章,为安溪铁观音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正在谱写着安溪铁观音的二次腾飞的辉煌。